江苏省农业农村厅 建议提案答复 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861号提案的会办意见-太阳2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 建议提案答复 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861号提案的会办意见-太阳2
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861号提案的会办意见
浏览人数: 2022-05-09

a

(公开)

 苏农提复〔2022〕      签发人:唐明珍

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861号提案的会办意见

省自然资源厅:

经研究,现对施振旦等委员提出的关于“关于妥善解决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的建议”的提案提出如下会办意见:

粮安天下,地为根基。近年来,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始终坚持把保护耕地作为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抓手,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耕地保护工作的决策部署,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扎实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确保粮食安全。一是切实加强耕地质量提升与保护。建立耕地质量监测点1889个、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点3000个,基本形成覆盖全省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在全国率先建成省级耕地质量管理数据中心。大力实施耕地质量提升行动,每年建设30个以上耕地质量提升综合示范区,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耕地轮作试点等工作,“十三五”期间全省耕地质量等级提高0.5等,达到4.28等。分类分区分级推进受污染耕地治理与安全利用,全省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90%以上。二是切实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十三五”期间建设高标准农田2070万亩,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0多万亩,着力提升耕地设施化、生态化、宜机化程度,让粮食生产更便利省工、更节本提质、更集约高效,有效消除“非粮化”问题滋生的根源。实施农机化“两大行动”,以全程机械化推进生产标准化,大力实施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推广优质品种和绿色高效技术,促进粮食单产和生产效率双提升。2021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8141.3万亩、总产749.2亿斤、单产460.1公斤,单产和总产双创历史新高。三是切实增加农民种粮效益。着力转变粮食生产经营方式,引导土地规范有序流转,大力发展“联耕联种”“农田托管”等社会化服务,加快推进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有效解决因劳动力短缺导致耕地“抛荒”问题。大力开展“味稻小镇”、“味稻田园”、江苏好大米等评选推介活动,培强优质稻米品牌,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落实好国家和省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保护和调动农民务农种粮积极性,防止耕地“非粮化”。

下一步,我厅将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深化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一是更大力度落实“藏粮于地”,不断提升耕地生产能力。将高标准农田建设最低投资标准提高到3000元/亩,按照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要求推进建设,今年完成400万亩年度建设任务,到“十四五”末全省建成5000万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吨粮田”,推动耕地集约利用,改善农田生态环境,解决耕地碎片化、耕地质量下降、设施不配套等问题。同时,多措并举培育健康土壤,持续推进耕地污染防治与安全利用,严格补充耕地质量评定,从源头上遏制占优补劣问题发生。二是更大力度落实“藏粮于技”,着力推动粮食稳产增效。更大规模、更高层次开展绿色高质高效行动,选育推广高产优质、抗逆抗病、肥药高效利用新品种,加快应用测土配方施肥、侧深施肥等省工节本标准化技术,研发推广绿色生产投入品和高效精准机械,建立常态化机收减损工作机制,充分挖掘粮食增产潜力。高标准建设优质粮油重点产业链,发展优质专用粮食生产,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带动能力强的区域性粮食产业化加工龙头企业,推进粮食全产业链开发,促进粮食产业提质增效。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

2022年5月7日

联 系 人:刘岩

联系电话:025-86263620

抄  送: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协提案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