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农业农村厅 建议提案答复 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066号提案的会办意见-太阳2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 建议提案答复 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066号提案的会办意见-太阳2
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066号提案的会办意见
浏览人数: 2022-05-10

a

(公开)

苏农提复〔2022〕54号                      签发人:唐明珍

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066号提案的会办意见

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经研究,现就葛笑天委员《关于深化苏南苏北粮食产销对口合作促进区域发展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建议》的提案提出如下会办意见:

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抓紧抓实粮食生产。2021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达到8141.3万亩,总产749.2亿斤,单产460.1公斤,粮食总产单产双创历史新高。在抓好粮食安全“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的基础上,着力发挥苏北粮食主产区的作用,强化政策倾斜支持,构建完善利益补偿机制,有效调动粮食大县重农抓粮的积极性,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一是支持优质粮食基地建设。以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为载体,加快优质粮食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扶持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积极推广联耕联种、农田托管、家庭农场集群等社会化服务模式,推进苏北地区粮食适度规模经营。2021年,支持苏北五市建设省级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片331个,组织6个县整建制实施部级绿色高质高效项目,分别占全省总数的47.3%和46.2%,提升了技术示范应用效果,提高了苏北地区粮食生产标准化水平。二是加强惠农政策倾斜扶持。加大对苏北地区粮食生产政策支持力度,省以上各类支持粮食生产扶持资金安排向苏北地区倾斜,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苏北五市发挥粮食生产优势。2021年,省财政专门安排1.1亿元对2020年苏北22个粮食工作成效显著、面积增加1%以上的产粮大县进行奖励。今年,下达苏北五市的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重大病虫害防控补贴、小麦“一喷三防”补贴等资金已超过8亿元,约占全省相关资金总额的64.3%。三是着力强化技术指导服务。组织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及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力量,全过程开展指导服务,在关键农时季节组织观摩交流活动,提升技术示范应用效果。及时发布技术指导意见,指导落实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控等田管技术措施。2021年,各地共举办培训班150次,培训技术人员1764人次,培训农民1万多人次,召开各类观摩现场会162次,发放技术资料17万份,宣传报道115次。

下一步,我厅将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督促指导各地毫不放松粮食生产,健全完善相关体制机制,不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建设优质粮食全产业链,进一步提升粮食安全保障水平。一是鼓励引导粮食主产区多做贡献。协同有关部门加快出台地方党委政府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办法,督促各地逐级压实责任,分解目标任务,切实抓好稳面积、稳产量、稳政策、增效益,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赢得粮食安全主动权。省里将对完成全年粮食生产任务表现突出的地区给予表扬奖励,进一步激励粮食主产区多产粮、产好粮,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更大贡献。二是加大对粮食主产区政策扶持。把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研究设立省级统筹资金,进一步建立健全利益补偿机制,支持产量高、贡献大的粮食主产县稳定提升粮食产能,加快推进粮食品牌化标准化。同时,统筹用好中央和省粮食生产扶持政策,继续实施产粮大县奖补政策,落实实际种粮农民补贴、耕地地力补贴、稻谷补贴、小麦“一喷三防”补贴等资金,推动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产粮大县全覆盖,积极开展玉米种植收入保险试点。三是引导粮食主产区增加种粮效益。发挥苏南市场优势和苏北生产优势,加强南北合作,聚焦优质粮食全产业链建设,探索构建具有江苏特色的优良食味稻米产业化链式开发模式,培育建设优良食味稻米产业化强镇,以“味稻小镇”建设为依托,整建制打造稻米全产业链协调发展、三产深度融合的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集聚区。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开展优质稻米品种、产品推介和展销活动,举办“江苏好大米”和“好吃苏米”品鉴推介活动,着力打造“苏米”省域公用品牌,提高苏米品牌知名度竞争力,提升产业发展质效。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

2022年5月7日

联 系 人:谢静静

联系电话:025-86263620

抄    送: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协提案委员会